107年度本所與市內多家獨立書店及獨立出版人合作企劃一系列「花蓮生活史」的閱讀行動。「生活史」較接近於平民百姓的生活記憶,不像文化史嚴謹,也不如城市史剛硬。我們試圖從幾個文本故事來鋪展有關花蓮的想像,活動組織的邏輯不是事件的時間流,也非系統專題組構;而像是創作一幅立體派的繪畫,把花蓮完形敲破,由這些前後左右過去未來的瑣碎面向鋪排成形,讓參與閱讀者自行理解與重整。
我眼中的花蓮─談《製圖師的預言:十六世紀以來關於花蓮的想像》/王威智
時光二手書店對於地圖檔案興趣濃厚,預計選讀《製圖師的預言:十六世紀以來關於花蓮的想像》。本書作者王威智從幾張航海圖開始發想,重建花蓮在漢人、日人尚未進入前的圖像,存印了大航海時代中花蓮各種族群殘留至今的雪泥鴻爪。
走讀遺址坑:花岡山文化/溫孟威
「花岡山遺址」位於花蓮市中心,出土文物涵蓋了新石器時代到日治時期,從石器、陶器、甕棺,現代日用器具等皆有出土。其所代表的「花岡山文化」主要分佈在海岸山脈北段、花東縱谷北段及奇萊平原,包括花蓮市花岡山遺址、壽豐鄉嶺頂遺址、大坑遺址上層、鹽寮遺址,及月眉第一遺址。花岡山文化和台灣北部的圓山文化人往來密切,採借了不少他們的器物和製作方式,甚至埋葬方式中的甕棺葬也與圓山文化相同。本次小旅行規劃發源於《製圖師的預言》書中〈M6〉一章,將實地走訪考古現場,帶領民眾追索這塊土地上最初住民的蹤跡。
從《傀儡花》談「說」論「史」/陳耀昌x巴代對談
「橋本書屋」以歷史事件為主軸,搭配本年為達固湖灣戰役140週年,預定以陳耀昌《傀儡花》為選讀文本。本書以1874年牡丹社事件為核心,該事件後清廷在後山的開發轉趨積極,間接促發了1878年加禮宛事件等東部原漢對抗。本書牽涉19世紀後期島上族群關係,立基於豐富詳盡的歷史資料改編撰寫,跋涉於「說部」與「史部」之間,甚至即將翻拍為公視電視劇。本講座邀請作者及巴代對談,巴代同樣以歷史事件為根柢書寫諸多卑南遺事,而兩位講師一為漢人,一為原住民,在書寫上的特質應有值得對話之處。
女性的土地與感情—《來去花蓮港》的寫作/方梓
位於花蓮港邊的「孩好書屋」將帶領閱讀方梓的《來去花蓮港》,故事開始的時空背景設定在大正年間,正值花蓮港的大建設初始。小說描述一個桃園閩南女子來到花蓮與婚夫共同開墾田園,一位苗栗客家寡婦因難容於原鄉而攜帶養女到花蓮尋找新生,兩者為了各自的原因移民,兩條主線卻因緣際會地逐漸交織在一起。小說刻意使用閩語及客語的方音書寫,細節地呈現族群語彙和民俗風物。故事生動再現當代時空氛圍,體現花蓮港市在日本時代的開發歷程。
《來去花蓮港》是一本非常「鄉土」、「寫實」的文學佳作,溯源所有花蓮移民者的早期記憶。而移民未必只需要開疆闢土的壯烈成仁,本書採用女人的視角,柔韌而堅定地建構家族記憶。
重訪邊城:花蓮港小旅行/賴威任
配合《來去花蓮港》的敘述,孩好書屋加碼一場花蓮港開發史的小旅行,帶領讀者領略日本時代花蓮城市建設的軌跡。花蓮的發展一直是「從海上來」,有西洋人在海上揣想花蓮的樣貌,有琉球人因為捕魚而駐紮成形的鳥踏石村,日本的輪船開到花蓮外海轉駁駁船登岸的畫面成為經典,早期東線鐵路的規劃也是延伸向海。現在城市的邊緣,反而是發展的起點,小旅行將帶領大家重訪邊城,走看花蓮遺存至今或早已不存在的風景。
尋找中橫公路的秘密:《紋山:中橫的故事》/李如青
「雨樵懶人書店」的老闆娘喜歡收集圖畫書,這次將繪本《紋山:中橫的故事》推薦給大家。本書以外省榮民闢建中部橫貫公路的生命經驗為主軸,一段闢路的工程,人與山雕刻彼此。本場次邀請作者來分享繪本創作的經驗,補充說明「在故事之前的故事,與故事之後的故事」。近年社區營造常常藉由創作繪本來紀錄地方文史,繪本不再僅僅是兒童讀物,更傳承感情。本場講座也將談談繪本作為地方記憶的載體的角色,深掘創作過程中研究─書寫─構圖的精心設計。
本草通譯─《邦查米阿勞:東台灣阿美民族植物》/黃啟瑞
本書作者黃啟瑞以阿美族人的歲時祭儀為綱目,深描族群的傳統儀式及相關的植物知識系譜。因十餘年遊走不同部落所累積的豐富田野資料,使每塊場景的情節描述深入細微,也呈現族人如何遵循花東縱谷及東海岸的自然規律,演繹其背後存在的文化邏輯。
場次規劃:
時間/地點 |
內容/講師 |
8/18(六)15:00-16:30
雨樵懶人書店 |
尋找中橫公路的秘密─談《紋山:中橫的故事》/李如青 |
9/8(六)15:00-17:00
花岡山遺址 |
走讀遺址坑:花岡山文化/溫孟威 |
9/9(日)15:00-17:00
孩好書屋 |
女性的土地與感情—《來去花蓮港》的寫作/方梓 |
9/15(六)19:30-21:30
時光1939 |
我眼中的花蓮─談《製圖師的預言:十六世紀以來關於花蓮的想像》/王威智 |
9/16(日)15:30-17:30時
石來運轉 |
重訪邊城:花蓮港小旅行/賴威任 |
9/21(五)19:00-21:00
橋本書屋 |
從《傀儡花》談「說」論「史」/陳耀昌x巴代對談 |
9/29(六)19:00-21:00
橋本書屋 |
本草通譯─《邦查米阿勞:東台灣阿美民族植物》/黃啟瑞
|
報名連結:https://goo.gl/forms/yzatCNAo91SnClzl1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