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SS樣式表無法正常顯示時,並不會影響到網頁的閱讀
::: 回首頁 | 連至花蓮市公所  
部落介紹 回上頁
部落介紹
拉署旦

花蓮市Lasutan部落概況訪查表

部落概況訪查表

部落名稱

Lasutan部落

家族

氏族分類:kumud、kabalaan、kilang、buting、putal、ngayaw、larukuh。

共同生活區域範圍

傳統的部落領域,1878年加禮宛(竹窩宛)事件未發生之前,它早期是Takubuwan(達固部灣)大部落的聚落之一。今稱Lasutan(音譯:拉署旦)部落屬國裕里的轄區,是散戶型的社區部落。今部落範圍,東南向接花蓮市中山路地下道(中山路643號與花蓮火車站鐵道處),西北向接中央路四段(中央路四段257號),西南向接中山路(中山路752號),東北向接裕民路(裕民路23號旁停車場處),與Singsiya(音譯:新夏)部落東南向邊界相鄰。

歷史沿革及傳統制度

(一)部落歷史沿革

花蓮縣誌記載:

1.奇萊:阿美族自稱其居住之地曰「澳奇萊」今花蓮市佐倉豐川一帶,漢人節其首音稱奇萊,或岐萊,西班牙人譯作沙奇萊亞(Saquirya)。

2.舊港:昔之花蓮港市區,在花蓮溪口迤北海濱,今屬吉安鄉,日據初期,設治於此,其地易受風浪衝激,民國十二年,移鯉浪港,今國威里、國治里,闢新市,稱「新港」,而稱原市區為舊港以別之,今舊港已無街市矣。

3.舊新港:民國初年,市區向東開展,遂別稱新港及繼續延伸之國華、國安二里一帶地區為舊新港。

4.軍威:清嘉慶十七年,漢人來墾成聚落,稱君威圍。光緒初年,清兵進駐花蓮,紮營於此,改稱軍威。民國二十六年,日人併軍威、農兵、稱「宮下」,以其地當神社,今忠列祠下方也,今國聯里。

5.農兵:與軍威毗連,嘉慶十七年,墾民居此,稱君爺圍,後人訛稱君爺爺,光緒初年,清兵屯墾,改稱農兵。民國二十六年,日人併農兵、軍威、稱「宮下」。今國裕里。

  由上列文獻資料得知:

1.大奇萊原野地(今國字里)早期是sakizaya撒奇萊雅族人的傳統土地領域。

2.宜蘭漁民受強風海浪飄流到花蓮者,登陸於今花蓮溪出海口南濱公園一帶,由10幾戶增加到30餘戶,自成一個聚落,為祈求上蒼保佑,搭建一個小廟,即今保留的「萬善廟」。萬善廟稍北的地方遇大颱風時,海浪會衝擊成災,嚴重影響居民安全。這群漁民為生命財產的安全,遷移到鯉浪港今國威里、國計里,開闢新市稱為「新港」。光緒初年清兵進駐花蓮今國聯里,地名稱「軍威」。與軍威毗連的屯墾區稱農兵,今屬國民里,與尚志路接連的橋稱農兵橋。由此得知Lasutan(拉署旦)是清治時代,開發花蓮的延伸點。

3.今中正橋下側民生社區發展協會認養的區塊,有數十棟木造日式建築物,是日治時代所稱的將軍府,是日軍高級將領軍官辦公處宿舍,上頭今松園別館是軍事指揮部,西側的憲兵隊是兵工廠,因本地美崙溪水道成S型,水速緩流,設為小型軍港。周邊設立明禮國小、花蓮醫院,花崗山武術館。1916年設立花蓮港神社(今忠烈祠),民國二十六年將神社下方的軍威,農兵合併稱「宮下」。(今屬國聯里、國裕里、國富里),由此得知Lasutan(拉蘇擔)是日治時代,開發花蓮的重要據點。

    Lasutan(拉署旦)國裕里,tasutasunan(達蘇達蘇湳)國聯里、國盛里,原同屬takubuwan(達固部灣)聚落之一,清治時代劃為軍威莊、農兵莊,日治時代統稱宮下(含國富里)。民國67年興建北迴鐵路,設置花蓮火車站後,將本地劃分成東邊為前站,西邊為後站,東邊命名為tasutasunan;西邊命名為lasutan,本地名指稱為泥澤地,tasutunan為阿美族語音,lasutan為撒奇萊雅族語音。北迴鐵路路線向南銜接田浦到吉安站,向北沿著日治時代運輸甘蔗的小火車鐵道連接到北埔站。

lasutan拉署旦部落地名的演變

傳統名稱

清治時代

日治時代

台灣光復後

lasutan

軍威、農兵

宮下

國裕

 

  民國67年由於北迴鐵路的興建,將火車站遷移到此地,形成花蓮市區開發,大磁盤的移動,依市區中心的開發流向如下圖:

       1.民國30∼50年:溝仔尾

     2.民國50∼60年:舊火車站

     3.民國60∼70年:東洋飯店一帶

        4.民國70∼80年:新火車站

        5.民國80∼90年:慈濟醫院

        6.民國90∼  :中央路一帶

(二)傳統制度

傳統的部落制度,須有頭目制度、年齡階級、長老顧問團,sikawasay(祭師群)等。而阿美族以男子的年齡階級組織最為嚴密,每個階級有專屬的名稱與任務,如此連結成一個完整的部落組織,大家分工合作。每個部落有頭目一名,由年齡組織共同推選出,有才能、懂得傳統祭儀及具有領導能力的耆老擔任。現今之阿美族社會,雖已改為鄉村治理,但原有的社會組織制度,仍保留至今。總之阿美族頭目是由部落長老及部落族人一起選出,會改變,非世襲制。

本部落依地緣、血緣的關係,同屬kenuy(根努夷)大部落的傳統領域,雖然這之後開闢一條中山路被區隔,但文化活動仍然是一體的。

   台灣光復後,西方基督教湧入部落,教會代替了部落的文化活動,甚至反對傳統的祭儀活動。幸賴族人大多數信奉天主教,佐倉天主教設立於民國44年,天主教比較開放,主導國字里的族人舉行聯合豐年祭達數十年。

 民國67年由於新火車站的興建,國裕里社區人口增加,至民國88年,原住民人口數也達500餘人,花蓮市公所為輔導原住民生活及傳統文化,規劃本社區成立新興的社區部落,族人推舉德高望重的宋金生先生,擔任首屆的部落頭目至今,依時序辦理歲時祭儀的文化活,參加人數逐年增加。

歲時祭儀

傳統歲時祭儀依時序如下:

祭儀時序

祭 儀 名 稱

一月

 

Mitelub  相撲體能競技

二月

↔↔↔↔↔↔↔

Misatumun  農耕祭

三月

Mibahbah 驅邪祭

四月

Mibalidas 拔河體能競技

五月

 

六月

Milaedis  捕魚祭

七月

Milising  陸上體能競技

八月

Malalikid  豐年祭

九月

Mirecuk  祭師祭

十月

Talatu′as  祭祖靈祭

十一月

 

十二月

 

Misaliliw 狩獵祭

每逢八年(八月)Masaselal成年禮

 

      目前本部落的歲時祭儀活動,計有Milaedis捕魚祭、Malalikid豐年祭、Talatuás祭祖祭、Misaliliw狩獵祭,及每八年舉辦一次的Masaselal成年禮。

Milaedis(捕魚祭)

一、時間: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(日)。

二、地點:七腳川溪出海口處。

三、祭祈神祇:Sipalay(河神/農神 /土地神)、Kafit(海神 )、Malataw(造物之神)。

四、祭拜方位:朝東方祭拜。

五、祭品:icep(檳榔)、bila(檳榔葉)、mukin(原住民糯米糬)、epah(酒)。

六、禁忌:傳統祭儀時禁止女性參加,禁吃蔥蒜之類食物。

Malalikid(豐年祭)

一、時間:每年8月。

二、地點:花蓮市中硫公園。

三、祭祈神祇:Malataw(造物之神)、Dungi(生命之神)、Ngayaw(戰神)、Sipalay(河神/農神/土地神)。

四、祭拜方位:朝東南方祭拜。

五、祭品:icep(檳榔)、bila(檳榔葉)、mukin(原住民糯米糬)、ipah(酒)、五穀雜糧作物。

六、禁忌:除地瓜葉及芋頭莖外,其餘葉菜類皆禁止食用。

Misaliliw(狩獵祭)

一、時間:每年12月。

二、地點:花蓮市南濱公園祭祀廣場。

三、祭祈神祇:Malataw(造物之神)、Sipalay(河神/農神/土地神)。

四、祭拜方位:朝東方祭拜。

五、祭品:icep(檳榔)、bila(檳榔葉)、mukin(原住民糯米糬)、ipah(酒)。

六、禁忌:禁蔥蒜之類食物,不行房事。

Masaselal成年禮

一、源由:在傳統文化社會組織中,有男性的年齡    階級制度,每逢八年皆召集部落中年紀在12歲至20歲之青少年,參與成長訓練過程(舉凡狩獵、野外求生、戰技操練、技藝訓練、祭典、禮儀、築屋、禁忌節食、長途耐力賽跑、跳戰鬥舞、慶功結訓等一系列訓練課程),而經嚴格訓練合格後,即納入部落新的年齡階級,並舉行神聖的Masaselal(成年禮)祭典,自此開始肩負悍衛及服務部落的重大使命。

二、時間:每八年乙次。

三、各年齡階級名稱:

(一)raraw(讀音:拉拉歐)

(二)alamay(讀音:阿拉麥)

(三)aladiwas(讀音:阿拉地哇斯)

(四)alabangas(讀音:阿拉邦斯)

(五)matabuk(讀音:馬答博格)

(六)maurad(讀音:馬屋拉德)

(七)maulac(讀音:馬屋拉滋)

(八)mauway(讀音:馬屋外)

(九)alemet(讀音:阿落默德)

四、地點:花蓮市中硫公園至南濱公園

五、祭拜方位:朝東方祭拜。

六、祭品:icep(檳榔)、bila(檳榔葉)、mukin(原住民糯米糬)、epah(酒)、buhcalay′ayam(白色公雞)、daydam(生薑及葉)。

七、禁忌:嚴禁女性參與。

其他與部落

重大相關事項

  民國65年興建北迴鐵路花蓮火車站,本地區人口增加。民國72∼76年國防部開設佳山軍用機場,原居住於katanka(茄苳腳台語譯音)新城鄉佳林村,有30餘戶的族人,土地被強制徵收,部落被遷移,大部份遷居到本地。再者,自強國中與中琉公園的設立,成為社區部落文化活動的重要據點。

查訪過程

  採訪耆老林阿聚女士及頭目宋金生先生,提供本部的變遷史,參考tasutasunan(達蘇達蘇湳)及kenuy(根努夷)部落調查相關的血緣、地緣關係,考證花蓮國字里的發展過程,彙整成章。

 

 

訪查員:Puyar-labang張文良
 

備註:現任花蓮市拉署旦部落頭目  李吉勇頭目

 

中琉紀念公園 自強國中 拉署旦部落-住家街景 花蓮火車站後站
doc 拉署旦部落doc  538.5K  點閱圖案72
odt 拉署旦部落odt  582.34K  點閱圖案48
pdf 拉署旦其他照片pdf  2869.97K  點閱圖案52
2017-10-24


花蓮市公所 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
服務地址:970花蓮市林森路252號 服務電話:03-8322141 傳真:03-8332975
服務時間:週一至週五 早上8:00 ~ 12:00 下午 1:30 ~ 5:30 週六、週日、例假日休息
 

總計:11969326  本月:175511  今日:5297    更新日期:2024-04-25